CVSS 10.0!思科犯下“低级但致命”的错误,统一通信管理器曝出硬编码root密码漏洞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Y4MjAyMQ==&mid=2447900881&idx=1&sn=8830ee98683a574b4f6ba828fc40e84e

CVSS 10.0!思科犯下“低级但致命”的错误,统一通信管理器曝出硬编码root密码漏洞

原创 Hankzheng 技术修道场 2025-07-08 09:08

CVSS 10.0!思科犯下“低级但致命”的错误,统一通信管理器曝出硬编码root密码漏洞

你的企业语音和视频会议系统,可能正因一个“教科书级别”的安全疏忽而门户大开。本周,网络巨头思科披露了一个CVSS评分为满分10.0
的严重漏洞(CVE-2025-20309
),涉及其企业通信核心产品——统一通信管理器(Unified CM)。

问题的根源:一个不该存在的“万能钥匙”

这次漏洞的原因简单到令人震惊:产品代码中硬编码了一个静态的root账户凭证

这无异于在交付给客户的城堡上,留下了一把无人知晓但能打开所有大门的“万能钥匙”。这是一个在软件开发中绝对应该被禁止的低级但致命的错误。攻击者无需任何复杂操作,只需使用这个预置的凭证,就能以最高权限(root)登录系统,执行任意命令。

对于掌管企业通信命脉的Unified CM系统,这意味着攻击者可以:
窃听通话:
监听企业内所有语音和视频会议。

  • 横向移动:
    以此为跳板,渗透到企业内网更核心的区域。

  • 篡改认证:
    修改用户登录逻辑,窃取更多员工凭证。

  • 完全控制:
    部署后门,实现持久化控制。

如何自查:立即检查你的系统日志

幸运的是,该漏洞由思科内部测试发现,暂无在野利用证据。但亡羊补牢,刻不容缓。管理员应立即检查系统是否曾遭受攻击。
1. 检查目标:
查找 

/var/log/active/syslog/secure

日志文件中,是否存在非你本人或计划内操作的、来源可疑的root用户登录成功记录

  1. 检查命令:
    在产品命令行(CLI)界面下,执行以下命令获取日志:
file get activelog syslog/secure

受影响的具体版本为 

15.0.1.13010-1

至 

15.0.1.13017-1

,请立即核对并安排升级。

冰山一角?思科近期安全警报频发

值得警惕的是,这并非孤例。就在数天前,思科刚刚修复了其身份服务引擎(ISE)中的两个同样可导致root级命令执行的严重漏洞。短时间内,多个核心产品线连续曝出最高级别的安全问题,这不禁让业界对其软件安全开发生命周期(SDLC)的严谨性产生疑问。

超越补丁:给安全团队的深层启示

这次事件带给我们的,不应仅仅是一次紧急的补丁更新,更应是对安全理念的深刻反思:
1. 永不信任默认配置:
无论是多强大的供应商,其产品的默认配置都可能存在风险。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安全基线,对所有上线系统进行独立的安全配置和加固。

  1. 纵深防御的价值:
    即使核心设备被攻破,强大的网络隔离、严格的访问控制和主机层面的监控(HIDS/EDR)也能作为第二道、第三道防线,有效延缓和阻止攻击者的横向移动。

  2. 回归基础:
    CVSS 10.0的漏洞,根源却是一个最基础的安全开发错误。这提醒我们,安全工作必须回归基础,DevSecOps的落地、严格的代码审查和安全测试,远比追逐各种时髦的安全概念更重要。

  3. 建立主动审计能力:
    不能完全依赖供应商的通告。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对核心基础设施的主动、定期的漏洞扫描和配置审计能力,将风险发现在被外部利用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