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渗透测试 — 支付逻辑漏洞
APP渗透测试 — 支付逻辑漏洞
Web安全工具库 2025-02-18 16:01
本套课程在线学习(网盘地址,保存即可免费观看)地址:
扫描二维码
免费下载观看
链接:https://pan.quark.cn/s/aeb06a7dd9cc
00:03 – 支付逻辑漏洞的检测与利用风险
本次讨论聚焦于支付逻辑漏洞的危害及测试方法。支付逻辑漏洞在业务场景中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损失,因此测试这类漏洞时需在授权情况下进行。非法测试和恶意利用支付漏洞可能触犯法律,应避免。建议通过分析开源系统的代码来学习和挖掘漏洞,对客户系统进行测试时必须获得授权。演讲者使用一个修改过的PHP系统作为示例,提供了代码和数据库的使用指导,以供学习和测试使用。
02:05 – 支付逻辑漏洞及常见攻击方法
讨论了支付系统中常见的逻辑漏洞及其利用方法,包括金额篡改、修改数量、修改优惠金额、优惠券重用和未签名响应等五种支付金额逻辑问题,以及支付宝状态逻辑问题。详细解释了每种漏洞的产生原因和攻击者可能采取的攻击策略,强调了对支付逻辑流程熟悉的重要性。
06:50 – 支付安全中的签名算法伪造与校验问题
对话围绕支付系统中的安全问题展开,重点讨论了签名算法泄露和伪造响应可能导致的风险。如果签名算法或key泄露,攻击者可能通过相同算法伪造响应,进而篡改交易金额或状态。特别是在支付流程中,如果开发者服务器在最后一步未能有效校验,攻击者可能利用伪造的响应将交易状态改为成功,从而非法修改支付金额。因此,支付安全中,对每一环节的校验和控制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测试过程中,需针对流程中的每个字段值进行严格控制和测试,以防止安全漏洞。
08:55 – 后端安全测试中的漏洞案例分析
在后端安全测试中,两个经典案例展示了常见的漏洞问题。一个案例涉及京东商城的积分系统,因后端未对前端传入的积分和数量进行有效校验,可能导致攻击者恶意修改值进行攻击。另一个案例关注签名验证问题,特别是在调用微信和支付宝接口时,虽然对微信接口进行了有效的哈希值签名校验,但在支付宝接口的调用中却未进行类似校验,这使得攻击者可以修改金额,从而绕过后端的校验机制,实现非法支付成功。这些案例强调了在开发过程中对前后端数据交互进行严格校验的重要性。
12:34 – 通过代码漏洞演示实现数量篡改攻击
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讲解了在电商系统中如何利用代码漏洞进行数量篡改攻击。首先,通过修改测试系统的代码,使得获取验证码的过程变得直接简单,从而方便进行后续的攻击演示。在购买商品环节,通过截断和篡改请求数据中的数量字段,能够将购买数量修改为任意值,包括负数,从而导致系统计算出错误的总价。尽管在实际支付环节,如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系统会检测并阻止负数金额的支付,但如果后端校验不严格,仍可能导致订单被错误地认为已完成支付。此演示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后端对支付金额的严格校验的重要性。
18:55 – 通过修改请求参数实现价格篡改
对话详细描述了一个通过修改HTTP请求参数中的数量和价格字段,从而实现价格篡改的过程。首先,通过在请求中设置一个自定义的签名或加密算法来验证请求的完整性,但该请求并未进行这样的签名或加密。随后,通过修改请求中的“by number”字段,将数值改为负数,如-20,导致系统计算出的总价变为负数,例如-2000。这一过程揭示了系统在接收和处理用户输入时缺乏有效的数据验证和错误检查,尤其是对于负数和价格计算的逻辑判断。最终,由于代码中原本用于验证价格是否大于零的逻辑被注释掉,使得整个过程得以完整执行,从而演示了如何通过篡改请求参数实现价格的非法修改。
27:51 – 电商平台及应用软件的恶意订单与支付逻辑问题
讨论了电商平台和应用软件中恶意订单和支付逻辑存在的问题,包括订单数量的不合理修改、库存被恶意抢占、支付状态的逻辑漏洞,以及电影票选座过程中的恶意请求,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公共资源被不当占用和系统逻辑混乱。
33:00 – 支付逻辑漏洞及乱序控制的测试方法
这段对话主要讨论了在支付流程中的乱序控制问题,即在支付步骤中直接跳过某些步骤可能会导致系统状态未同步,从而产生支付逻辑漏洞。举例说明了在游戏系统中,直接跳过支付步骤到支付成功的页面可能导致的问题。此外,还介绍了在测试支付逻辑漏洞时,通过修改请求或响应值、构造新的请求,以及利用APP自动生成的请求来模拟攻击的方法。同时,强调了在进行此类测试时需得到授权,避免非授权测试带来的风险。最后,提到了一些APP在最后一步进行校验以防止攻击的策略。
该内容转载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勿作他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各 类 学 习 教 程 下 载 合 集
https://pan.quark.cn/s/8c91ccb5a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