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高危漏洞!HyperLogLog 竟成系统后门?(CVE-2025-32023)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4NTg5MDQ0OA==&mid=2247488282&idx=1&sn=9c0d55fb7692c79b5d1e5045cd757f49
Redis 高危漏洞!HyperLogLog 竟成系统后门?(CVE-2025-32023)
原创 道玄安全 道玄网安驿站 2025-07-12 16:01
“
redis。”
PS:有内网web自动化需求可以私信
01
—
导语
01 紧急警报!Redis 核心组件曝高危漏洞
所有 Redis 用户请注意!
数据库领域突发重磅安全事件——Redis 官方确认其 HyperLogLog 组件存在高危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VE-2025-32023)。攻击者可利用此漏洞
完全接管服务器
。
该漏洞影响范围极大:
– ✅ 涉及 Redis 4.0 至 7.0 主流版本
-
✅ 云数据库服务(阿里云、AWS 等)均受影响
-
✅ 默认配置即可触发,无需特殊权限
-
影响产品:
1、 8.0.* <= Redis < 8.0.3
2、 7.4.* <= Redis < 7.4.5
3、 7.2.* <= Redis < 7.2.10
4、 2.8 <= Redis < 6.2.19
POC链接:
https://github.com/B1ack4sh/Blackash-CVE-2025-32023
- 某金融企业运维负责人向笔者透露:
“凌晨收到告警,攻击者通过 PFADD 命令注入恶意载荷,直接获取了服务器 root 权限。整个渗透过程不到 2 分钟。”
02 颠覆认知!概率数据结构竟成攻击入口
HyperLogLog 作为 Redis 的
基数统计利器
,本应是最安全的组件之一:
# 常规安全操作示例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
r.pfadd("user_today", "user123") # 看似无害的操作
漏洞核心在于内存破坏
:
当处理特定畸形 HyperLogLog 数据时,Redis 的底层稀疏编码实现会发生堆溢出。攻击者通过精心构造的 PFMERGE 命令,可植入恶意指令实现任意代码执行。
某安全实验室 PoC 显示:利用 12 次 PFADD 加 1 次 PFMERGE 即可完成攻击链构建。
03 紧急应对方案(附操作指南)
🚨 临时缓解措施(立即执行)
bash:
# 在 redis.conf 中添加:
rename-command PFADD ""
rename-command PFCOUNT ""
rename-command PFMERGE ""
注意
:禁用命令后需重启 Redis 生效,可能影响业务统计功能
04 深度防御:构建 Redis 安全体系
除紧急修复外,建议实施纵深防御:
1. 网络隔离
:将 Redis 部署在内网,禁止公网访问
- 权限控制
:使用
requirepass
+ 命名空间隔离
-
运行时防护
:部署 RASP 工具监控异常命令执行 -
审计加固
:启用 Redis 的
--enable-protected-config
模式
📊 据历史数据统计:未修复的 Redis 漏洞服务器平均在 72 小时内会被僵尸网络扫描捕获。
05 漏洞启示录:没有绝对安全的组件
本次漏洞打破了两大技术迷思:
1. “只读操作无风险”
:基数统计这类只读操作竟成攻击入口
- “概率数据结构安全”
:HyperLogLog 的数学特性被绕过
正如 Redis 创始人 Salvatore Sanfilippo 在补丁说明中强调:
“
安全是持续过程,任何组件都可能存在未知风险。
建议用户始终开启最小权限原则。”
现在行动清单
:
1. ✅ 检查 Redis 版本
-
✅ 立即配置命令禁用或升级
-
✅ 扫描服务器是否存在异常 PF* 操作
-
✅ 订阅官方安全通告渠道
技术没有银弹,安全永无止境。保持警惕,方能在数字战场立于不败之地。
最新动态
:部分攻击者开始利用该漏洞植入加密货币挖矿程序,CPU 占用率异常升高是典型征兆。建议立即排查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
免责声明:
本人所有文章均为技术分享,均用于防御为目的的记录,所有操作均在实验环境下进行,请勿用于其他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第二十七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提供专门用于从事侵入网络、干扰网络正常功能及防护措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和工具;明知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第十二条: 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第十三条: 国家支持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依法惩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